封面

作者:植木理惠

正文摘录如下

  1. 如果你想在工作中保持心理健康,那么就不应该在挑上司或部下的毛病这种事上消耗太多能量。与其这样,不如去找出他们的长处,然后仅仅配合着他们的长处与之交往。这才是高明之举。
  2. 我们对自己作出夸大的评价,从而加重了对他人的不满。
  3. 就试着抛弃“只有我一个人在努力”这种想法,将其转换成“我也在努力”吧。如果心里充满着“只有我一个人”的想法,就会看不到周围,心情从而变得暗淡;如果把它切换为“大家都挺不容易的啊”,那么就能以平静安稳的心情度过每一天了。
  4. 如果不管努力的方法,只是一味努力的话,能量总会枯竭。比起盲目地努力,把焦点集中在秘诀或战略上去努力的人,不但能尽情享受工作,也能尽快得到好的结果。
  5. 有烦心事的时候,还要积极向上,这太勉强自己了,并不合理。让自己的心情一段时间内处于消极的一面,反而能够快一点儿找回平常的自己。
  6. 吸引别人的会话技巧在于成为善于倾听者。根据美国的研究,不停说话的人似乎比善于倾听的人更容易擅自判断“对方跟我意气相投”。重要的是,该怎样引导对方,让对方说话呢?正确答案是,你只需要把自己的态度转换为一边点头一边做出钦佩的样子,尽量不滔滔不绝地谈论自己的事就可以了。我觉得各位应该已经理解了,彻底做到善于倾听,是打造自己好印象的决定性手段。
  7. 不去抵抗那些苦恼,也不让自己从那些苦恼身边逃离,而是认同苦恼的存在,甚至于尽情地体味苦恼,才是从恐慌中脱离的捷径。
  8. 我们从上小学开始就经常被老师教导说“有志者,事竟成”,但等到了社会上,事实却总不如此。“世事总不尽遂人意,运气好的家伙就算根本不努力也能把事情做得很好……”这种无力感突然出现在眼前,成为一堵厚重的墙。正因为这样,从一开始就产生放弃的想法,这也是无可厚非的。
  9. 对于那些深感无力,已经厌烦了“有志者,事竟成”这句话并对其产生了怀疑的人来说,把心情调整成“做不成的事就是做不成,所以就尽力去做自己能做成的事吧”,然后再去努力,说不定是另外一条道路呢。(ps:设定好最坏的结局,这样就轻松了)
  10. 人类社会就是建立在窥探他人不幸并沉浸在优越感这种心理状态之上的。
  11. 只要有什么具体目标的话,“热乎劲儿”就会变成“积极的劲头”了吧。 也就是说,不要执着于“上进心”这一宽泛模糊的词汇,而要把身边触手可及的、对于你而言最关心的事物设定为目标。这样一来,在不知不觉之中,上进心就会变得丰满起来了。说自己没有上进心的人,多数都是因为没有把视线集中在那些目标上的缘故。
  12. 在这个世上,不存在没用的人、不被人需要的人。既存在好管闲事的人,也存在Cool类型的人;既有好挑战的人,也有慎重沉着的人。不管什么性格的人,在生活和工作中都承担着保持平衡的重要任务。
  13. 为了将来的梦想,而在今天努力。
  14. 我也只有在当小学生的时候,被吩咐过“写一下将来的自己”。那个时候,我恍如做梦一般写了写将来从事着各种不同职业的自己。不知不觉中,我们不再考虑这些事情,就连自己一年后将会是什么样子也不确定了。
  15. 最有效果的人心掌握术并非是交替使用“糖果”和“鞭子”,而是在平常的时候选择无视,一旦对方做得好就给予“糖果”。
  16. 心理学上所说的交流三大要素是: 用问题表达自己的“兴趣”; 反复询问,直到对对方的话题感到满足为止的“同步”; 基于对方的话语,积极地表达自己感想的“赞赏”。
  17. 如果是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就算不是那么刺激,至少你避免选择了从心跳刺激开始的错误恋情,并且选择了想在一起创造平稳心境的人生伴侣。也只有这样,才能够维持高度的幸福感。
  18. 所谓鲜明效应,就是尽量选择以下三种词句说给对方听:

    • 容易残留在对方记忆中的词句;
    • 容易想象成画面的词句;
    • 不诉诸道理,而是诉诸感情的词句。
  19. 夸奖他本人不知道的地方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0. 夫妻之间的对话以距离45cm为好。
  21. 私人空间可分为以下四种:

    • 亲密距离(0~45cm)=家人、恋人、亲朋好友等;
    • 个人距离(46~120cm)=一般朋友、熟人等;
    • 社会距离(121~360cm)=工作上的同事等;
    • 公众距离(360cm以上)=演讲者和听众之间的场合等。
  22. 因为如果没有自我肯定感(对自己的爱)的话,什么事都无法顺利进行。
  23. 重要的在于要怀有自信,只要有自信,对话就一定能顺利进行。

结语

心理学是一门看似扯蛋,实则能给人一种神秘力量的学问。它能在潜移默化中宽人以心、激人以志、净人以心灵、浊人以体肤。让你成为最好的自己。